中国民俗风情集锦

发布日期:2024-07-21 23:03    点击次数:120
第一节  传统节日一、春节篇。

一年中,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最重要的要数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农历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来年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气氛隆重、场面热闹,持续时间长。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祖祭神活动。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而后,人们便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期间,要举行各种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庆祝活动,且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一)腊八粥。

农历腊月初八称“腊八节”,其渊源与上古时代的蜡(音读 Zha )祭有关。我国自古就重视农业,每当农业生产获得丰收时,古人便认为是天地万物诸神保佑的结果,于是就举行盛大典礼庆祝农业丰收,称为大蜡。蜡祭仪式结束以后,古人要进行宴请活动,用新产的黍米作粥,大伙儿聚餐,欢度佳节,而腊八节中最普遍、最重要的风俗,就是喝“腊八粥”。

传统“腊八粥”讲究选用八种主料与八种佐料,以与腊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主料有红豆、绿豆、豇豆、扁豆、豌豆、蚕豆等各色莲豆,米类有籼米、大米、糯米、粟米、黄米、小麦、大麦、滚麦、燕麦、玉米、高粱等。腊八粥的佐料,习惯在桃脯、杏脯、果脯、梨子、大枣、栗子、柿子、瓜子、莲子、花生芝麻、松子等里选择。各家各户根据喜好、习惯以及实际情况选用八主八佐,这样熬出来的腊八粥,色泽斑斓,味道极佳,吃时绵软而又不糊口。

(二)祭灶。

送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送灶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官府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在农历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农历腊月二十五举行送灶。

送灶,每家每户都要包糖饼祭灶王爷。记得20世纪70十年代,糖属计划经济的范畴,且家家户户比较贫穷,于是能买到或买得起红糖包糖饼是好多人家的一种奢望,没办法好多人家就只好包点菜馅的饼来将就。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厨房摆上桌子,供上糖饼,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焚烧纸钱,磕头礼拜,鸣放鞭炮。男主人通常还会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饼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于是在除夕之夜又有一个接灶仪式,但通常只在灶龛前燃炷香、焚烧点纸钱就算完事。

(三)扫尘习俗。

扫尘是一种春节前全民大扫除的传统习俗。举行祭灶后,通常选择一个晴天,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特别是厨房间,锅灶、碗筷、案板、橱柜等都要重新清洗干净。

扫尘的“尘”因与“陈”谐音,过年前扫尘,寓意“除陈布新”,就是表示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等统统扫出门。扫尘这种传统的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同时也是家家户户焕然一新迎接春节的一种新气象。

另外,每个男子在过春节前都必须剃头洗澡,我想这应该是对“人”的一次大扫除,如果过年前不理发,等到正月里面再理发,那样会不吉利。

(四)置办年货。

祭灶过后,家家户户开始忙着置办年货。女主人在家忙着包馒头、蒸包子、磨豆腐等。家乡馒头是面粉做的,馅则通常是萝卜等。男主人也不闲着,通常每天上午都会到集市上采购鸡鸭鱼肉蛋、油盐酱醋茶年货,如鞭炮等。至于猪肉,多数人会请个屠夫回来,将家中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的肥猪宰掉,于是村里人可以直接上门称就行。

为了迎接新年,全家每人都会准备新衣、新帽、新鞋,称作翻“行头”。对于岳父母等健在的,女儿女婿还要在节前抽时间到岳父母家去送些年货,以表孝心。因此所送的年货中,通常都少不了孝敬老母亲的副食品、孝敬老父亲的烟酒。

另外,如家里有人外出,不管相距多远,也不管工作多忙,通常也要在除夕前务必赶回家团聚。

(五)除夕习俗。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俗称“三十晚上”。

除夕早饭,通常是用干菜、豆腐、肉等混合在一起做一锅杂菜汤。吃完早饭,家家户户开始忙着一年之中这顿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中午要设祭桌,桌上摆各种菜,家中男丁跪拜,焚化纸钱。也有人家是到祖坟上去焚化纸钱。

除夕下午要将水缸挑满水,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缸满就是财气多;米缸要盛满米,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这叫做“聚财”;油灯添满油,预示子孙后代旺盛。

(六)年画春联。

1.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通常色彩鲜艳、寓意吉祥,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年画起到一定的作用。我国年画主要产地有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内容通常是寿星、紫微星、福、禄、寿以及梅兰竹菊等花鸟图,也有的是表示五谷丰登的春牛、活泼可爱的娃娃,如《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年画。年画贴在墙上通常不揭下,要到第二年再贴新年画的时候才揭去上一年的旧年画,以示除旧迎新。

后来人们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慢慢地就发展为如今风靡全国的挂历。

2.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古代悬挂桃符来驱鬼辟邪、迎喜接福是春联的萌芽,相传蜀后主孟昶题写的“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春联。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的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挑细选大红春联张贴于房屋的各个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记得20世纪七八十年代,好多人家的春联为“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想想,也只有特定的历史时期才会出现如此的春联。

3.福字。

春节贴“福”字,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有关。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并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家家户户就写了个“福”字贴在门上,这样穷神就不敢来了,从而保住了家业。久而久之,春节贴“福”字就成了老百姓求吉的习俗。

对角写的“福”字,为正方形红纸。一般贴在房门、粮仓、灶台、水缸、猪圈、牛栏、鸡舍等地方。以祈愿新年多多福气、福运。还有把“福”字倒贴,取“倒”谐音,寓“福到了”之意;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集市上还有专门出售“福”字的地摊,那“福”字被精描细琢成各种图案,如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4.挂廊。

挂廊,将一刀红纸(100张纸称为一刀纸)裁成所需要的若干份,然后垫在羊油制作的蜡板上,用锥刀再进行精雕细琢出各种图案,图案通常有财神钟馗等一众神仙,也有花鸟和吉祥寄语等。记忆中,春节除了在房屋门楣上张贴挂廊,在粮仓、灶台、水缸、猪圈、牛栏、鸡舍等其它等地方也会张贴。挂廊,每处通常是张贴单数张,房屋门楣上通常都贴5张(也有张贴7张或3张的),其它地方一张就可以。

(七)吃团年饭。

团年饭,又称年夜饭。过年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团年饭。

 除夕的这顿团年饭,象征家庭的团圆祥和,更重要的是一家人同时在享受美味与欢乐,饱含着人们对家庭温馨的向往、对亲情的留恋、对父母儿女的牵挂。

团年饭不管家中有几个兄弟,即使娶妻生子分家,但只要父母还健在,那么除夕中午通常都团聚到一起,吃这顿丰盛而富有意义的团年饭。丰盛的佳肴盛馔必有鱼,“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并且这盘鱼通常不要吃完,要留点到第两天(其实也就是来年了)再吃,寓意年年有余。

团圆饭摆设在堂屋大厅,全家老小团团围坐。家庭成员的成年人中,即使平时不会喝酒,此时也要多少斟点意思意思,尤其是做晚辈的必须向长辈敬酒,祝贺新年愉快、身体健康;还有家庭成员之间,如平时有什么疙疙瘩瘩,此时也都不再提起,同时还会因相互敬酒而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吃完团年饭的下午,要将水缸挑满水,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缸满就是财气满;米缸要盛满米,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叫聚财。

(八)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全家老小欢聚一堂,彻夜不眠,熬年守岁,共享天伦之乐,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即将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的希望之意。据说守岁还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记忆中,除夕晚饭后,大人忙着炒花生、瓜子,长辈给后辈分发压岁钱,然后小孩子们就在院子里鸣放鞭炮、礼花。鞭炮品种多样,除了传统的百子鞭炮、单响、双响的花炮外;还有像金菊吐艳、飞雪迎春、仙女散花、白雪红梅等文雅、富于诗意的名称。至于大小,有叫百头、千头、万头,甚至长达十万头的巨型鞭炮,应有尽有,五花八门。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通常在除夕晚上给晚辈,也有的是初一早上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有的父母还会将一张大额面值的纸币放在小孩的衣服里,寓意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此纸币等第二天孩子睡醒后,即取回)。

忙完这些后,于是全家人就围坐在火盆边,一起烤着蓖麻杆火(寓意“节节高升”),磕着花生、瓜子,或聊天,或打扑克牌等,守候新春的来临。

(九)初一习俗。

新年钟声一敲响,家家户户开始鸣放鞭炮,借以营造出喜庆热闹的节日欢乐气氛,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家乡有“开门爆竹”一说,即新年到来,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地爆竹声除旧迎新。新年鸣放鞭炮,相传与古代驱逐一种名叫“年”的独角怪兽有关。

新年凌晨,每个人起身先洗漱,然后才可以说话。晚辈起床后,首先要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接着,全家团聚在一起吃汤圆,俗称“元宝”,象征团圆之意。

当然,新年还有一些忌讳,如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能打碎杯、盘、碗、碟,如果不慎失手打坏时,就要赶紧说“岁岁(碎碎)平安”或“落地开花”之类的吉利话来破解。尽量不扫地、倒垃圾,否则会把财富扫出去。不能说一些不吉利的话,像死、鬼、杀、病、穷等不吉利的字眼。对于家中有小孩子的家庭,大人虽然千叮万嘱过年不要乱说话,但是小孩子难免会说一些禁忌语言,于是大人对此都会预先在墙上贴 “童言无忌”的红纸条。

(十)拜年习俗。

拜年,就是走亲访友,登门拜访,既表达了相互间的祝贺与祝福,又有利于增进友谊和联络感情,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极富人情味的传统礼仪习俗。

从初一开始,拜年习俗一直是每个人的主要活动之一。人们外出相遇时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俗话说:“初一崽,初二郞,初三初四拜团坊”,就是初一全家人以此由晚辈向长辈拜年;初二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初三开始就是亲友、邻居、街坊互相拜年。不过对于邻居街坊之间,基本都是从初一就开始互相拜年了。而出嫁的女儿初二都要带着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亲,其实这就是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通常要带一些礼物去,以表孝心。

习俗中,朋友间相互拜年、相互宴请这种习惯也特别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大家一年到头都比较忙,很难相聚到一起,于是利用春节这个喜庆的闲暇时间,以拜年为借口,轮流坐庄,欢聚一起畅谈一年来的收获与成绩,展望新一年的前景,并彼此互祝健康、愉快,从而体现出朋友之间的真情厚谊。

(十一)其他民俗。

春节期间,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斥着大街小巷,一些民间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如舞狮子、跳财神等。

从正月初一开始,就有一些舞狮子的、跳财神的,敲锣打鼓到各家各户参拜贺年讨要赏钱。锣鼓一敲响,财源滚滚来;跳财神则身穿蟒袍玉带,脚蹬朝靴,手捧“天官赐福”“招财进宝”之类的匾牌,每到一户门前都舞跳一阵,向户主展示手捧的匾牌,以示财神向户主赐福增财。此外,还有回娘家等活动。

也有一些唱小曲歌谣的、耍猴的、说吉利话的,或拿着写有“招财进宝”等吉利语句红纸条贴在人家门上的,也趁机挨家挨户地讨点馒头或赏钱。这些民间活动都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的喜庆气氛。

正月初五、十五、二十五,老家称过小年。过小年的习俗基本与正月初一差不多,也是早上起来先鸣放鞭炮,然后吃汤圆或水饺,晚上炒花生瓜子等。

初一至初八分别是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谷日。初一到初六分别不能宰杀鸡、狗、猪、羊、牛、马。印象最深的就是人日那天,小孩子要到提着篮子到村上各家讨要馒头什么的;初八是谷子的生日,传说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当年则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如果天阴,则当年五谷歉收。

二、元宵节。

一年之中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以外,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虽然没有春节的节日气氛那么隆重热闹,但也有各自的特点和特有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古称上元节,是新年过后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也是新年后的又一个欢庆高潮。元宵节是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节日,广大民众要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如舞龙灯、猜灯谜等。

元宵节最热闹的习俗就是元宵节晚上各式各样的彩灯,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阖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传说与唐朝皇帝李煜犒劳屡建奇功的大将郭子仪有关。

三、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古称“龙抬头”。

正值惊蛰以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中的虫兽开始从冬眠中醒来,“龙”也从沉睡中抬头醒来开始活动。龙,象征着云雨,意味着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传说正月剃头死舅舅,于是“有钱无钱,剃头过年”。春节前剃的头,到了农历二月初二已经一个多月,此时正是需要剃头的时候。

四、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日期一般在阳历4月5日。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又是我国民间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祭祖扫墓的祭祀节日。每逢清明节来临之际,人们总要抽出时间去祭祖扫墓,追忆先人。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此风俗由来已久。

清明节中午先举行家祭。中午通常吃水饺,饭前先设祭桌,供上先祖画像或牌位,摆设酒肴、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焚化纸钱,最后全家依尊卑长幼先后跪拜叩头。

清明节下午扫墓是最重要的祭祖习俗,烧“包袱”又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包袱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用白纸糊一大口袋,上面写上收钱之人的名讳,内装冥钱。

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包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摆上杯筷,然后开始焚烧纸钱、包袱,最后跪拜叩头。焚烧纸钱时,还要到相邻的一些不知名的坟墓前烧点纸钱,称作“打发外祟”。

因为清明正值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故很多城里人又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当扫墓祭祖完毕,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荡秋千、放风筝,有的进行一些娱乐活动,直至兴尽方归。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节,据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端午节是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一般放红鸡蛋),备牲醴”。

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营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叶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民间认为有驱魔驱鬼之神效。艾,又名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由此可见,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所谓香囊,就是用边角彩色丝布缝成娃娃、葫芦、菱角、粽子、藕等形状的彩色布袋,内装艾叶、雄黄、朱砂、香药等香料,清香四溢。

每到端午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民间长久盛行的又一传统习俗,传说也与屈原有关。相传汉朝时,一个汨罗人在江边行走,忽见屈原迎面而来,面黄肌瘦、愁眉苦脸,于是问其原因。屈原回答:“你们为了祭祀我,投入江中的米饭、菜肴等都被蛟龙吃了。以后饭菜可用芦竹叶包裹、灯芯草捆紧,这样蛟龙就不敢吃了。”

六、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古称“天贶节”。天贶节据说与宋真宗赵恒有关,传说某年的六月初六,宋真宗赵恒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于是定于六月初六这天为天贶节。

“六月六,晒龙袍!”传说六月六这天玉皇大帝要晒龙袍。于是家乡也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不怕虫咬不怕蛀”的说法。如天气晴朗,家乡有翻晒“红绿”(即五颜六色的各样衣裳)的习惯,相传这天晒过的衣服整个夏天都不会霉烂,也不生蛀虫。另外,六月六这天洗澡之后,整个夏天不生痱子;妇女在这天洗头,整个夏天头发不腻垢。

七、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也称“中元节”。

中元节起源与道教有关,道家有“天官、地官、水官”三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辰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上元节就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节就是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

七月十五据说是鬼团圆的日子(八月十五,是人团圆的日子),因此,家乡把“七月半”与清明节、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也有称“祭祖节”,主要祭祀活动是为祖先送寒衣)并称为一年中的三个“鬼节”,其习俗基本都是围绕祭祀祖先而举行的各种各样祭祀活动。

 七月半晚饭前通常先在家祭祖,设祭桌,供上先祖牌位,摆设酒肴等供品,烧香秉烛、焚化纸钱,最后全家依尊卑长幼先后跪拜叩头。晚上,还要在三岔路口烧些纸钱,以祭祀那些没有后人的野鬼。

八、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相传每年的这天夜晚,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时,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祈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晴朗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纵贯南北,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祈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静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唯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1.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玉石为针。”

2.喜蛛应巧。

起于南北朝时的喜蛛应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放在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3.投针验巧。

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倾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正矣。”

4.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覆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5.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为穿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不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

6.拜织女。

拜织女是少女、少妇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她们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才开始散开。

7.拜魁星。

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魁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叫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呼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肢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皇帝殿试时,问他为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地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地祭拜。

8.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便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太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好乖乖地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心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世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鄙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9.贺牛生日。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

10.吃巧果。

巧果款式极多,先将白糖放在锅中溶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摊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将七月七日定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据说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至于功效,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

九、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中秋节主要活动均围绕“月”进行,所以又俗称“月节”。中秋始于宋朝,到了明清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节日起源。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2.节日习俗。

中秋祭月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3.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地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大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时,形成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4.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日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了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的寄情。

5.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存的世俗形象。

6.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在明末。到了清代,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傅、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7.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8.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过节要玩灯,主要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

9.花灯。

中秋玩花灯集中在南方,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小孩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支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型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

10.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处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11.部分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着祭月、拜月的习俗。

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柱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放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一般会选在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桌上供放祭品和香炉,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执着的蒙古骑手,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

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荷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祭月”。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寨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寨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到为之动情动容。

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高山族“赏月”。居住在台湾山区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相传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人们可以共同享受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择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表示她们有幸福的爱情。

12.中秋食俗。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李靖大将军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13.燃宝塔灯。

明清时期,中秋之夜有燃灯的习俗。中秋灯与元宵灯不同,其中南方流行的宝塔灯,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奉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

14.抛帕招亲。

山东省部分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习俗。是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欢庆歌舞之后,姑娘们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姑娘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归还手帕时,若受姑娘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

15.乞月照月爬月。

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祈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

16.偷菜求郎。

在台湾,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装扮美丽的女子踏着月光,往别人菜圃中偷摘大葱及蔬菜,偷摘到之后便预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湾有“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之谚语。

17.窃瓜祈子。

湖南衡阳的中秋晚送瓜习俗。凡席丰履原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门中念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宴款待之,若再释然。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俗传此事最验云“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村里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

贵州偷瓜送子一般在晚上,偷瓜人故意让被偷的人知道,以惹起怒骂,骂得越厉害越好。瓜偷来后,要为它穿上衣服画上眉,装成小孩的形状。然后敲锣打鼓,用竹舆抬送,送到无子的人家,接受瓜的人必须请送瓜人吃一顿月饼。紧接着,要陪伴瓜睡一夜,第二天早晨将瓜煮熟吃掉,认为从此便能怀孕了。

安徽歙县一带,中秋节时,大人们让稚童偷人家的倭瓜,或者连娘带子的子母芋。泥水淋漓地放到新婚人家的被子里,弄得床褥极脏,表示送子。

18.中秋博饼。

福建厦门,每逢中秋佳节临近,夜色阑珊中的厦门,大街小巷便会传出博饼时骰子撞碰瓷碗的悦耳叮当声。据传是300多年前,郑成功屯兵厦门,每到8月15日月圆之时,满怀反清复明之豪气的将士们,难免有思乡思亲之情。为排解和宽慰士兵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苦,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了一种博饼游戏,让士兵赏月博饼。

19.客家习俗。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月后,一家大小需要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一般会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吃东西时,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20.走月亮、走三桥。

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见顾禄《清嘉录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见玉鱿生《海陬冶游录》)。所谓走三桥者,明显渡厄之味在。

21.祭月、烧香斗。

上海中秋节风俗,当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供以月饼、瓜果、毛豆、芋艿和藕等食物,还供有执着捣药杵站立的玉兔月宫符画。旧以月属阴,祭月时由妇女先拜,男子后拜,也有说是“男人不拜月”,祭月完毕,一家吃团圆酒、赏月饭等。妇女回娘家暂住的,中秋夜必须返回夫家,因为这是团圆节的缘故。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妇女们结伴夜游,称为“踏月”。上海小东门外的陆家石桥,桥下面水中荡漾的皎月倒影,与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对照。因此中秋夜游人如织,争相观赏。

十、重阳节。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期。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流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神祛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在这一天写的。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最大,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重阳节在公历的10月26日。

1.节日起源。

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由于年代久远,节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确。因此,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

重阳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季节生活标志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

2.节日习俗。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栽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是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冠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祛灾。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习俗,以放纸鹞为特征。此外,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风筝始建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清人笔记中说:“韩信率军十万围攻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其声悲怨,楚军弟子八千人尽皆散去。”这里所说的汉代风筝,也只不过是牛皮制作的风筝。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年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第二节  宴请风俗一、宴席篇。

家乡有好多的习俗,如今已随岁月的流逝而慢慢被人们所淡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管谁家遇到什么红白事,招待客人的基本是八个烧菜,装菜用的是比吃饭大很多的带双边兰花瓷碗,因此就称“八大碗”。宴席的桌子是正方形的八仙桌,条凳是双人座,每桌八人。

1.让座。

每桌8个座位不是随便乱坐,按照八仙桌所摆放的位置,区分尊卑位。八仙桌横边靠近堂屋里边为尊位,统称“上席”;对面次之,称“前口”;其余打横的两边为再次。尊位又按照左尊右卑,有上、下席之分。

开席之前,所有客人都涌向客厅,辈分小的或官职低的,就垂手远远地站在屋角或不起眼的地方。辈分长的或官职高的,自以为有坐上席(首席)或次席资格的人,此时谁都不肯去先坐。于是就拉拉扯扯、叽叽嘈嘈,嘈杂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唾沫星子满天飞。原来都是在相互让座,先来听听两个人相互让座的一段对话。

甲:“大叔,您年长!您坐上位(上席)!”

乙:“我年纪大,但辈分低!还是您坐上位(上席)!”

甲:“不行,不行,我是常客,您是稀客啊!”

乙:“没拘礼了,今天您就坐在上席了!”……

此时,主人和那些辈分低的、官职小的偶尔也会在其中插上一两句嘴。

就这样,拉拉扯扯,你推我让,直到最后大家兴致全无,该说的都已说完,于是嘈杂声突然平息。本该坐上席的就去坐了上席,其他辈分低的、官职小的,就开始陆续找到席位。坐在上席的,基本显出一副满足的样子。

值得一提的是新女婿第一次上门的话,不管你辈分多长、职位多高,那上席的位置还是由新人女婿来坐。如果单纯地招待贵客,女性和未成年男孩是不能入席的。如果客人较多,通常都是男女分桌而坐。不像如今大家不问男女,都挑眼熟的围在一桌就可以。

2.八大碗。

八大碗有上、下四碗之分:“上四碗”乃下酒菜,“下四碗”为下饭菜。由于当时还比较贫穷,根据菜的质量还可分为“正八碗”和“散八碗”。正八碗,每道菜都有一定的固定模式。上四碗基本有:第一碗称“块肉”,第二碗为“土鸡”,第三碗为鱼圆,第四碗是鱼。下四碗是三个菜加一碗汤(也有说是两菜两汤)。

至于“散八碗”,就是那诸如豆腐、千张(百叶)、小豆饼以及粉丝等都可以,但是猪肉、肉圆还是不可以缺少。

不过在当时,有些主人因为实在穷,又为了好面子,于是挖空心思做一些“表面文章”,在鸭、鸡下面用大米饭进行垫底,将猪肉、鸡、鱼整齐地摆放在表面,这样的菜又称“压羹菜”或“扣菜”。

3.喝酒。

斟酒用的是用嘴带把的大肚白瓷壶,但喝酒的酒盅很小,通常一斤白酒可斟32杯。入席开始,每人先喝三杯,称作“闷杯酒”,这也就是常说的“入席三杯”。如果有客人来晚了,入席后不但要补上三闷杯酒,还要罚酒三杯方可罢。

喝完闷盅酒,通常就开始进入敬酒的程序。主人的好客,往往在敬酒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与客人的感情交流也得到升华。“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所以敬酒时,主人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得有失面子。

客人与客人之间也会互相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的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为了劝酒,酒席上有许多趣话,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个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

一些客人因为酒量小,或不会饮酒,或饮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达敬意,这时,可请人代酒。当然代饮酒的人一般与其有特殊的关系。敬酒得先喝,称“先干为敬”。被敬的还要回敬相同的杯数酒。喝酒(包括敬酒),都要坐在座位上喝,不能站起来喝。于是产生了一些诸如“两腿一站,喝了不算”或者“屁股抬一抬,从头再重来”等喝酒规矩的俗语。那些不小心站着喝酒的人,赶忙辩称:“我是站着喝,坐着咽的啊!”或“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酒敬完了,有的人还会再“巩固”一下。如果还意犹未尽,于是就会有人提出行酒令,家乡称“划拳”,酒令语与全国各地基本差不多。

要想吃上四碗那道鱼,有好多规矩。上菜的时候,要将鱼头对着上座,要求坐上席的人先喝三杯,然后才能带着客人一起吃鱼。后来,又慢慢有了鱼尾对前面的客人,一起喝三杯酒的说法。无论如何,最后只有大家都喝酒了,然后才能开始吃这盘鱼。

如客人较多,主人通常也会不上席,但是在喝酒期间,主人往往会上席来与各位客人“客串”一下。总之,那酒一定要喝得个个迷迷糊糊、歪歪遛遛,到最后连爹妈都不知姓啥方能尽兴,否则一定不会散席。而对于那些酒量不大的或者比较馋酒的,“现场直播”那是经常的事。

二、婚嫁篇。

青年男女到了婚嫁年龄,其家长就会请媒婆提亲,媾和儿女的婚姻大事。

通过媒婆的约定,选择一个地方让男女双方见面,称为“相亲”。相亲前后,男女双方还会通过一系列的访亲(有明访和暗访之分)。经过相亲与访亲这两个环节以后,如双方都觉得无异,于是就初定婚约,然后择吉日进行“定亲”。

定亲完毕,双方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又开始择吉日进行完婚。完婚的日期通常是由男方来择定,是按照男女双方的属相与生辰八字计算的,大多按农历选择每月中的三、六、八、九,通常回避一、二、四、五、七等日子。

1.婚期操办。

婚期既定,双方就开始操办婚事,通常男方比女方要隆重得多。

男方忙于洞房内家什和被褥的置办。家中通常有婚床、踏板以及红漆马桶。红漆马桶又称子孙桶,家乡俗称金桶。待娶男子还要亲自到舅舅、姑姑、姨妈、伯叔等家叩请喝喜酒,被请的舅舅、姑姑、姨妈、伯叔等要当面给予小礼,称为“磕头礼”。

女方忙于打嫁妆、做嫁衣。待娶姑娘的舅舅、姑姑、姨妈、伯叔等还要于婚前数日请待嫁姑娘吃“浪嫁饭”,给“压兜兜钱”,同时,待嫁姑娘在婚期前三四天要开始“奁饭”(就是减少饭量),以使结婚当日不解溲,否则会出“洋相”。

由于经济等各种原因,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嫁妆比较简单,嫁妆一般称为四台:五斗橱(或七斗橱)、梳头桌(写字台)、木板箱和筛头(简单的生活用品、化妆品等);八十年代稍微好点,就有了什么“三转一响”了(“三转”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就是收录机或电视机)。

2.婚礼操办。

婚礼的前一天称为“催妆”。

催妆这一天,男方与女方两家都开始忙碌起来,特别是男方家比较热闹,所有的门都粘贴“挂廊”与婚联,像过年一样。

婚联通常为5字或7字,一般有:“百年歌好合,五世卜其昌”“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男方家还要请全福奶奶(俗称“大宾奶”,要求儿女双全,无生理缺陷),帮助缝纫被褥、枕头,整理布置洞房等。缝制的被褥、枕头也有说法,通常在被角处、枕头内装上花生或栗子缝制起来,要等到新婚满月拆洗时才去掉。

到了催妆下午,亲朋好友基本都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喝晚上男方为答谢媒妁而准备的“暖房酒”。

男方家喝完暖房酒,全福奶奶就开始为洞房整理床铺被褥,俗称“铺床”。铺床时,全福奶奶要向主家索要喜烟喜糖,同时主家还要燃放鞭炮,这也是婚娶开始燃放的第一串鞭炮。

铺床完毕,男方还要请一个父母兄妹姐弟双全、无生理缺陷的全福童男子(是新郎的同辈或晚辈)与新郎同寐,称为“压床”。当然主家也要给全福童男子喜烟喜糖,否则的话,第二日(即下面所说的正日)早上全福童男子要赖在婚床上不起身的。

“催妆”这一天,女方家晚上也有酒席,称作“催妆酒”。

女方家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待嫁女子拿一打火柴,分给没有结婚的弟弟、妹妹,称作“分火”(取“分伙”之谐音)。

3.婚礼当天。

婚礼称为“正日”。正日早饭后,男方家要安排逢单数(回来加上新娘就是双数)的人到女方家去接新娘,称作“迎亲”(也有说叫带亲)。迎亲队伍中需有一名未婚女青年,也就是伴娘,俗称“搀轿姑娘”。迎亲队伍通常在女方家吃午饭。

下午,新娘就开始梳洗化妆,然后要与父亲、兄弟在家吃最后一顿饭,俗称“分家饭”,表示由家中成员变成亲戚。所谓分家饭,通常是4个点心果盘。

吃完分家饭,新娘就开始上轿,准备发轿。新娘上轿时要趿着父亲或兄弟的鞋子(意为不带走娘家的土)。同时,要伪装成“哭”相,以表依依不舍之情(也有说以免将来生哑巴孩子),不过一句歇后语说得好:大姑娘上轿——脸上哭,心里笑。

新娘上轿前,女方家通常会选定一名小男孩先上轿坐一下,称为“压轿”。当然此时男方迎亲队伍中的负责人会递上男家准备好的红包给这位小男孩。

新娘上轿坐定后,还不能挪动位置(此处有迷信说法,如挪动位置,将来还要再次嫁人)。

轿子出门后,新娘的兄弟(或表兄弟)要随其后送行一半以上的路程方可以返回,称为“送亲”。

迎亲队伍一般在傍晚时分到达男家,此时亲友早就聚集门前拦住新娘进门,目的也就是索要喜烟喜糖。

正日晚上,新郎一家老小(包括分了家的弟兄一家,但不包括出嫁了的姐妹)要一起聚餐,称为吃“团圆饭”(意为阖家团圆,幸福圆满),席间,全福奶奶要用筷子夹四道菜(猪肉、鸡糕、圆子、豆腐)放在新娘的碗中,每夹一道菜,都要说句喜话(就是吉利话或顺口溜,内容都是“多子多孙”“大富大贵”等),如“新娘吃块肉,养儿疼不够;新娘吃块鸡,养儿笑嘻嘻;驮驮(圆子)抱抱;都富(豆腐)都富”。

席间,新娘通常什么都不吃,只是陪坐,等到全家都酒足饭饱后才能离席回洞房。

回到洞房,新郎新娘开始“站房”——背向新床,男左女右,并肩而立。此时,全福奶奶要找一个全福童男子,来看新娘和摸马桶。看新娘、摸马桶,全福童男子都要说喜话(全福奶奶可以代说),新娘要给喜糖。新马桶内,通常放有花生、红枣、白果、喜糖以及点心包等。摸马桶说喜话一般是:左手掀桶盖,右手摸花生,新娘养儿胖墩墩!

婚礼的真正高潮应该说是闹洞房。俗话说,新娘子要有人闹才好,称为“闹发闹发”。

闹洞房是婚礼中最热闹的场面,形式不拘、时间不定。闹洞房的人,不分男女、不论年岁、不谈辈分,这也是新娘“三朝无大小”的直接反应。

闹新娘的人进入洞房,带头的人必须说喜话,其余的人跟着句句道“好”即可。进洞房所说的喜话种类很多,如“踏入洞房来,荷花出水开。要看新佳人,都跟我进来”。说完喜话,全福奶奶就放闹洞房的人进去,闹洞房完毕,同样要说喜话才能出来。离开洞房的喜话通常有:吃了烟和糖,离开新人房。新娘漂亮亮,养儿水旺旺。

闹洞房的人,语言多以诙谐、风趣、甚至“促寿”的话来逗引新娘子发笑。也有的闹洞房的人,把新娘的公公,或大伯“捉”到洞房来闹。如让公公肩扛扒灰耙子,或把大伯子脸上用墨水、彩笔涂抹起来,引得阵阵哄堂大笑。因此,往往公公、大伯子天一黑,早早就躲起来了,以防出“洋相”。

对于新娘子,不管闹洞房的人如何闹,也不能翻脸。如果出现让新人尴尬的场面时,全福奶奶往往就会出面解除这种窘境。

闹洞房的过程通常都要拖延至半夜,也有的要到四五更天方才罢休。闹洞房结束后,便是送房的程序了。

送房的人一般是新郎的同辈男子,通常为两人,也要说喜话。送房时,边说喜话,边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等,一把一把撒向床上。送房的喜话种类很多,如一撒栗子(来子),二撒枣(早),三撒娃娃满堂跑,四撒事事如意(四世同堂),五撒五子登科,六撒六六双全,七撒七子团圆,八撒发发发发,九撒九九归一,十撒实实在在。

送房喜话的最后两句说:九撒十撒我不会,今晚随你们怎么睡。或者:九撒十撒我不会,问问老爹怎么睡。

送房以后,关上洞房门,他人不得入内,新人也不得外出。此时就进入了婚礼最后一道程序了,称为“戳窗户”。戳窗户通常选两个人,一边说着喜话,一边拿着一把红漆筷子,站在窗户外,从外面戳破窗户上的红纸,把红漆筷子打到洞房床上。对此,也有说法,落到床上的红漆筷子若为单数,则新娘头胎生男孩;若为双数,则生女孩。戳窗户时,所说的喜话一般有:手拿红漆筷,站在窗户外,戳筷、养筷,养儿做员外。

也有的喜话这么说:请新郎、送新娘,我请新人入洞房,今天喝了交杯酒,来年生个状元郎。至此,婚礼正日的全部过程也就宣告结束。

4.婚礼次日。

第二天,新郎、新娘起床都很早。

新娘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扫地。扫地时,不时地会在堂屋地上拣到纸币或硬币,原来这都是正日晚上公婆有意撒的,捡到钱币归新娘所有。扫地也是有规矩的,必须从门口向门内扫,这预示将来过日子财气不外流,红红火火、大富大贵。

扫完地后,还要上锅煎豆腐,搅猪食缸等。

新郎起床后,立即就要赶往女方家,请岳父、新娘的兄弟到男方家做客,称为“会亲”。

新娘父亲到达新女婿家,女儿女婿要向(岳)父亲跪拜叩首,此时,新娘父亲会给女儿女婿已准备好的红包。

男方家对新亲上门非常重视,酒席款待,上席就坐。厨师端洗脸水,上每道菜都十分讲究,当上完上四碗菜,就说喜话,索要喜钱、喜烟和喜糖。自然,新亲都是有备而来,于是按照常规礼俗递上装有喜钱的红包、喜烟和喜糖。

新婚第四天,女方的父亲或兄弟到男方家带新姑爷、新姑娘回家做客,称为“回门”。

女方家自然也是盛情款待新姑爷、新姑娘,但饭后新姑爷、新姑娘必须返回,这也就是“新婚蜜月不空房”的习俗。如果新娘要想在娘家留宿,必须等到新婚满月。

新婚满月之时,娘家会派人来带姑娘回去过一个阶段,称作“过十八天”。

新娘在娘家过十八天期间,要为婆家每人做一双新布鞋。

传统的婚嫁习俗非常讲究,婚姻礼仪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内容相当繁杂,但丰富多彩,总之能反映出家乡民风的质朴淳厚。

三、丧葬篇。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地要经过诞生、成长,一直到最后的生老病死过后,丧家通常要为死者操办丧事(也称白事),其礼仪程序基本围绕着“念祖怀亲”这个坚韧的结,即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于是这个丧葬程序非常烦琐,且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1.停丧。

当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就要给其沐浴更衣,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化妆整容。为死者沐浴的目的,除了在于“用水洗去死者生前的罪恶,消除死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外,主要是要让死者的灵魂知道,这不是在给活人沐浴,而是要让死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被祖先所收容。

沐浴完毕,再给死者穿戴已准备好的新内外寿衣(通常由死者已出嫁的女儿与女婿制作),否则的话死者就是“光着身子走了”,死者亲属会感到十分的遗憾和内疚。

制作寿衣是非常讲究的。整套寿衣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延续香火的意思。另外,整套寿衣(包括入殓时的铺盖)忌讳用缎子制作,因为“缎子”谐音“断子”,唯恐因此遭到断子绝孙的恶报。人们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绸子(“绸子”谐音“稠子”),这样可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孙。

病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其移到堂屋上首的灵床上(如果病人是晚辈的话,就要放在下首),守护其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个过程称作“挺丧”。

2.服孝。

灵床上,死者面盖火纸,睡毛边芦柴席,头脚部位各点一盏素油长明灯(也称“子孙灯”),头部还放盛有米并直立插着一双筷子的碗,称“衣饭碗”。

关于这盏长明灯,有个习俗说法,那就是在死者没有收殓之前,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其熄灭,据说,这盏长明灯就是死者的灵魂。也有的说法,这盏长明灯如果熄灭,子孙后代就不会兴旺。

灵床前挂白布,设灵堂;家人披麻戴孝,扎哭丧棒;门前挂铭巾、树招魂幡;请吹鼓手(也称“禄书”,过去还请道士、和尚拜忏念经)。

3.戴孝。

戴孝亦有讲究和区分。子女头戴孝巾,长及拖地,身穿白色毛边孝服,足穿全白毛边孝鞋,头发上和大襟上披麻;女婿、侄儿头戴的孝巾比子女稍短些,孝服及鞋与子女同,但是光边的;孙辈戴白孝帽,重孙辈戴红绸孝帽(或白孝帽上钉一块红绸布),玄孙辈戴绿绸孝帽(或白孝帽上钉一块绿绸布);未过门儿媳,须送孝布到女家置孝服,称“送孝”;对前来吊唁的宾客一律赠以孝帽,称“散孝”。

4.哀杖。

史书记载:“孝子之杖曰哀杖,为扶哀痛之躯。父之节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节在内,故杖取乎桐”。哭丧棒是哀杖的俗称,是出殡时孝子孝孙们拿在手中的仪仗,外面粘贴着纸。扎哭丧棒也是有讲究的:死者子女的哭丧棒外边粘贴白纸条穗;女婿的哭丧棒与子女的差不多,只是一头粘贴白纸条穗;侄子与孙子辈的哭丧棒就是白纸而没有条穗,重孙辈的哭丧棒在一头粘贴红纸或全部粘贴红纸,玄孙辈的哭丧棒则是一头粘贴绿纸或全部粘贴绿纸。

5.铭巾。

铭巾是由死者已出嫁的女儿及女婿用红绸布制作,如无女或女儿未出嫁,可由已出嫁的侄女及侄女婿代替。通常长1.5—2米、宽0.4米左右,上面的文字书写是竖书。

如死者是男性,正中就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某(姓)太爷(或太公)、讳某某(名)(享年××岁)、之柩(或“之灵”)。

如死者是女性,因过去女性通常没有名,故正中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某(夫家姓)、某(娘家姓)氏(享年××岁)、之柩(或“之灵”)。

左下角处落款为通常都是:女儿某某某、女婿某某某、跪拜(或泣拜、叩拜、磕拜)。

也有的书写比较简单,如:某某某千古、女儿女婿、跪拜(或泣拜、叩拜、磕拜),像这种形式很少见。

6.报丧。

报丧,俗称“报信”。丧家开列亲朋至戚名单,选定日子安排房族侄子到亲朋至戚家报丧(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朋至戚,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朋至戚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对于母舅、族长等重要人物,孝子需亲往叩告(如孝子为独子,则因守护死者亡灵,可以不亲自出来报丧)。

7.吊唁。

亲戚接到报丧信息,于是前往吊唁,俗称“奔丧”。孝子孝女披麻戴孝守候灵堂,亲族、朋友、近邻前来吊唁时,因“先死为大”,故除了长辈外,即使平辈也要向死者跪拜叩首(女眷还要哭丧),孝子同时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

8.入殓。

入殓,俗称“上棺”。棺材通常选取松柏制作,忌讳用桑木(也有的地方忌讳用柳木)。棺木外面一般漆成朱红色,写上金字(也有画上花鸟人物的);棺内衬石灰卷,上铺火纸。

9.封棺。

入殓之后就是盖棺、钉棺盖,称为“镇钉”,俗称“封棺”。镇钉一般要用五根或七根钉子,俗称“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男丧由族长授斧给匠人下钉,女丧则由娘家人授斧,均称“执斧”;匠人钉钉,称“封钉”;封钉时,先以孝子所披之麻挽于钉上,称为“挽钉”。

10.饯程。

饯程,俗称“烧轿马”“散灯”,礼仪甚重。死者下葬前日的傍晚,亲戚集齐,开始饯程。饯程通常是从丧家出发向西至岔路口即可。长女婿扛着悬吊有铭巾长杆走在最前面,后面是族戚亲友抬着的纸扎轿马等,然后是族戚亲友沿途点燃准备好的蘸有油的柴棒,并插于路两边,紧跟后面的是吹鼓手,吹鼓手后是手持哭丧棒的孝子孝孙。饯程完毕后,有的丧家还会操办俗称为“破菜”的祭祀仪式。

11.出殡

出殡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出殡时,死者所有的子孙后代都要嚎哭,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孝。出殡的行列,与“饯程”的行列差不多,长女婿扛着悬吊有铭巾长杆走在最前面,后面是吹鼓手,吹鼓手后是手持哭丧棒的孝子孝孙。紧接着是“八仙”(抬棺人)抬着的棺材,最后面是丧家及其送殡的亲朋至戚等。

12.安葬。

也称“下葬”。安葬有“找穴、破土、焐坑、添土、复山”等仪式。

13.找穴。

找穴就是墓地的选择,墓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所以找穴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

14.破土。

找好墓地,下面的程序就是破土。破土前,先让孝子(为长子)在墓穴范围内用锄头挖三下,然后“八仙”才开始挖墓穴,俗称“打井”。

15.焐坑。

灵柩落到墓穴之前,通常孝子要先下到墓穴里蹲三下,称作“焐坑”“暖坑”。

灵柩下去之后,女婿制作的铭巾要铺在棺材面上,同时棺材头放“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

16.添土。

填埋墓穴,首先由孝子抓三把泥土扔到灵柩上,且一把比一把扔得高,这叫添土。然后“八仙”才开始填土。

孝子添土完毕,然后孝子孝孙以及送葬的族戚亲友顺次跪拜磕头返回。

家乡的习俗认为,死者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出来,跟着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在回家的路上严禁回头探视,否则看见死者的灵魂在阴间的踪迹,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节哀的措施,否则死者的亲人不停地回头观望,总也不舍得离开,那么是很难劝说的。

17.复山。

“八仙”填完坟土回来,丧家的孝子(媳)、孝女(婿)、侄子、孙辈等亲属后代就开始带着祭品上坟祭祀,祭品通常是水果、水饺、酒、烟等,这个程序称“复山”。

至此,丧葬的礼仪程序基本完毕,后边还有立碑、做七、服丧、脱孝等的一系列过程。

总之,这些传统的丧葬风俗习惯,都反映了生者对于死者的哀思和对生命兴旺的美好愿望。

第三节  风土人文

在江西南丰,客人来家,热情招待。让座、上茶、敬烟,请吃糕点或煮点心、设宴款待,远客必留宿。客人为尊者、长辈,请其在厅堂正中座位就座。主人、晚辈在右侧或左首,女性坐右上首。

逢年过节,血亲之间多备礼互送;由晚辈先送,长辈收后备礼回赠,称“送节”。

娶亲、嫁女、做屋上梁、进屋、过周岁等喜庆,一般先请后贺,不请不贺;祝寿多是先贺后请,不贺不请。结婚礼物不可事后补送,寿礼可以补送。喜庆送礼,宜成双成对;所送礼物,宜用红纸包裹。

丧葬均是先送后请,不送不请,事后不宜补送。所送礼物最多7色,最少3色,其中猪肉一律1.5公斤,送素“白色”烛,不送喜“红色”烛。所送礼物,不宜贴红纸或红纸包裹。亲友逢灾遇难,应前去探望慰问,并热情相助。

小孩满1周岁,请周岁酒,称“过周岁”。亲友送猪肉1公斤、面条1公斤、布2公尺、鞋1双;外婆加送衣、帽、鞋、袜、银颈圈及手镯、坐椅(或枷栏)及烛爆等。这天上午,厅堂桌上摆放书、纸、笔、砚、算盘、尺、秤、剪刀、剑、糕点等,抱小孩自己去摸,以所摸之物卜其前程,称“摸周”。

小孩满10岁时,一般也请酒祝贺,称“过10岁”。成年人30岁、40岁,一般不请客设宴,当地有“30无人知,40无人晓”的说法。

老人年届60虚岁,子女需在其生日时,设宴祝寿。旧时民间一般都提前在老人59岁时举行,称“做九”。

一、婚俗。

议婚:旧时,媒婆奔走于男女两家之间说合,并代表男方往女方家请庚帖,“八字”相合,始进行议婚,大多数是先看人家,后议聘礼。

订亲:又称“定事”,男方家择定吉日,请媒人将议定之聘礼送,部分给女方家,聘礼多少确定嫁妆丰薄,并请亲友吃“定事酒”,以此确定婚姻关系,互换庚帖乃订婚依据。家穷的大都是一言为定,不互换庚帖。

嫁娶:出嫁前一天,有钱人家男方将聘礼送至女方家,称“过礼”,收礼后当即回送礼物,称“回盘”;黄昏,由媒人护送花轿至女方家住宿,称“过私下年”。出嫁当日,女方家设“嫁女酒”宴请客人;新娘梳妆后上花轿时,母女放声哭别,称“哭嫁”。新娘上轿前,女方父母、长辈大多要给“压身钱”,而后迎亲、送亲队伍一起启程。至男方家时,男方家放爆竹迎接,花轿抬至厅堂正中央,由“牵娘”扶新娘下轿;新郎、新娘一同先拜天地、续拜祖宗、再拜父母,接着夫妻对拜,最后拜过男方家亲族尊长,谢过亲朋好友,步入新房饮“合卺酒”、吃“全心饭”。贫穷人家有的往往在定亲后,请媒人带领花轿隐蔽在女方家附近,乘机将女方抢出,抬至男方家成亲,民间称为“抢亲”。旧时的花轿被现在的车辆所替代。

闹洞房:闹洞房不分大小,想尽办法,争着出题刁难新郎、新娘而取乐。民间有“闹发、闹发、越闹越发”之说法。

二、丧俗。

丧葬:一般丧礼主要程序有买水、装殓、吊奠、出殡、圆坟等。

买水:就是孝子穿着孝服到河边提回一壶河水,替死者洗脸洗身。净身后方可穿衣入棺。

装殓:就是孝男孝女均应随侍在侧,亲视含殓。富有人家遗体扎丝绸、穿棉衣,并在死者口中含金银,贫穷人家则一切从简。入棺后,不能立即盖棺,待次日方可关殓。三日之内应早晚在灵前哭祭,以表孝心。三日后是“吊奠”,也称“吊丧”“吊孝”。

吊孝:就是举行凭吊仪式,孝子跪于灵侧,在哀乐声中亲友依长幼之序,面对灵牌,顶礼膜拜。吊唁毕,邀请亲友进餐,俗称“吃斋饭”。豪富人家吊奠仪式更为庄重,主祭者要读诔章,请道士设坛做道场,超度亡灵。一般家庭做完头七(死后七天)斋事,即行出殡安葬。富有者,得做完七七四十九天斋事,再择吉日出殡安葬。

出殡:出殡安葬时死者亲戚和生前好友均参加。出殡时仪式规格不一。富有者,灵柩前要鸣锣开道,举引魂幡招引,小吹、香案随后。到葬地即下葬,培土砌拱,竖碑立墓,孝子叩首跪拜与死者告别。

圆坟:安葬后三日,家人穿孝服携酒食复检坟墓、培土、植草被,叫“圆坟”。

还有如出殡之后,家中要设香案,供奉灵位,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供品不断,香火不绝,满七才拆灵堂,将灵牌请入祖宗行列。其后,守制继续,满一年,要行周年祭。丧父母者,守孝三年,其间逢考不能应试,居官离任回家,谓之“丁忧”,又称“守制”。守制(守孝)期间,还应披白戴孝,忌穿华丽衣服,不远出,不办婚嫁喜事,守孝第一个春节不拜年,贴素色春联,端午节不包粽子……等等。所这些,既有鬼神迷信的消极因素,亦是儒家孝文化在丧葬上的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丧礼不断改革,城市已盛行火葬,旧时代的那套陈规陋习正在逐渐革除。

三、节日习俗。

正月初一,俗称“过年”。凌晨家家户户鸣放烟花爆竹来接年。祭祖完毕,晚辈向长辈拜年。早餐,炒青菜(大多数以芥菜为主)一碗全家共食,其意清清吉吉。餐后,城区居民多去亲友或邻居家互相祝贺春节;农村群众多往祠堂上新丁,生男孩可领丁饼一双,生女孩只记下生辰、名字。男人不挑水,女人不洗衣物、不动针线。

初二至十五的每天上午(不含初三或初四),继续走亲访友,但下午一般不拜年。

初三(个别地方初四)这天,只到上年有长辈亡故的亲友家向亡灵拜年;下午,家家吃辞年酒。解放后,拜年习俗仍有保留,但向长辈拜年时不再下跪。

立春:家家准备好迎春接福的红纸条,贴于厅堂正中壁上,待立春时刻一到,鸣炮、点烛、焚香、祈天地求福;官府须请贫民或乞丐扮春官,坐于轿内,后随泥牛(纸牛涂上泥),在城内外游行后,到南门郊区田间举行春耕仪式。

元宵夜:家家灯火辉煌,有挂灯、赏灯、玩灯之举,户户食汤圆;男女老少多愿外出观花灯。

清明节:人们上山扫墓,用土块压纸钱于坟顶,俗称“叫青”或“挂纸”,以缅怀祖先。也有许多青年男女,在这天结伴去郊外踏青。

立夏:在这天人们必定吃肉,称“撑夏”,说立夏吃了肉,做事不觉累,不会“畏夏”和“瘦夏”。民间还有在这天称体重之俗。

端午节:俗称“过节”“端节”。这天,家家堂前悬挂端角公(民间相传是钟馗),大门两侧悬挂艾叶、菖蒲。小孩胸前吊挂“香袋”“蛋络”,用凤仙花将指甲染红。早晨只吃粽子、包子等。中午,在室内燃烧艾叶熏驱赶蚊虫,将雄黄酒洒遍墙头、屋角及水缸、坛、罐人置处,防蜈蚣、蝎、蛇为所害,有条件的地方群众观看龙舟赛。下午或晚上,全家人团聚饮酒。

尝新日:每年六月六,城郊农村早熟的早稻已开镰收割。农民在这天杀鸡买肉佐餐,品尝自己辛勤耕种收获的新谷,称“尝新”。凡藏有族谱的人家,均在这天拿出来放在阳光下翻晒,称“敞谱”。家有藏书也多在这天拿出翻晒。家庭妇女,喜在这天翻晒各种衣物,据说可免虫蛀。

乞巧节:传说这天晚上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佳期。旧时,少女在这天晚上对着月光用红丝线穿绣花针成功者,众人称之为“巧姑娘”。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民间用烧纸钱祭奠神来怀念已故的家人。

中秋节:中午,各家设宴欢聚,有吃鸭肉煮米粉的习惯;晚上,全家团聚吃饼赏月。青少年喜用碎瓦片堆叠瓦塔称“瓦子灯”,塔内燃烧木柴。待瓦塔烧红后,撒上食盐或泼上煤油,霎时火花四溅,光亮夺目,观者如堵,直至夜深香尽方散,称“烧塔”或“烧瓦子灯”。

重阳节:这天,人们喜登高赏菊或放风筝,多在这天蒸糯米酿酒,意是“又甜又久”。现为老年节活动日。

过小年:各家各户设宴痛饮,也称过“伢子(当地方言,小孩之意)年”。旧时,凡被老板在这天请去赴宴坐上的,表示来年不再被雇用。凡在娘家居住的妇女,应过小年后即回婆家。

除夕:是传统中隆重的节日,又称“过大年”。家家打扫门庭,贴春联、粘门神画及吉祥小红纸条等。有的人家在房门后放上甘蔗两根,寓意生活像甘蔗一样节节高,越过越甜蜜。同时,点烛、燃香、鸣炮敬天地、祭祖先。晚上,合家同堂,摆酒聚餐。饭后,给未成年人“压岁钱”,彻夜不眠,称“守岁”。午夜,鸣炮关大门,称“封财门”。

四、傩舞。

南丰跳竹马是表演花关索与鲍三娘、关公与周仓对阵的一种傩舞。

每年春节期间,到各家驱邪逐疫 。先是开山舞旗,次为花关索执长枪与鲍三娘舞双刀比武,再是关公舞刀与周仓执戟比武。演员一脚踏起,一脚着地跳跃,表示马的奔跑。最后花、鲍、关、周4人同时对阵,不分胜负结束。

跳竹马是对阵舞蹈,看似平淡无奇,但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周仓是一位棕脸或绿脸将军,或嘴吐獠牙,或头上长角,腮颊无须,又骑狮子,与熟知的周仓形象大不相同。田东竹马舞中的连山太子,与《关索传》姚苓寨的廉康太子名字相近,应是同一人物。廉康原是鲍父指腹为婚的女婿,三娘说他是“鬼面人”,不愿嫁他。而田东村的五道将军 ,唐代就是一个驱魔捉鬼的神人。但《关索传》和云南“关索戏”都无此人。又如田东村的花关索是个三眼神,传为关公之子,可史书《三国志》并无此人,其原型人物一直是个谜。南丰流行的关索故事与三国小说、关索词话和“关索戏”都不尽相同,说明南丰“跳竹马”另有来源,并且很早就与乡傩结合。

五、生活习俗。

1.发型。古时,男女都是蓄发扎长辫,妇女头上盘髻(有圆形、船形、椭圆等类型)。民国期间,男人剪辫,剃和尚头或蓄平顶头、西装头、飞机头;少女仍留长辫,妇女则改善为反梳反折,或梳短发。

2.首饰。旧时,民间颇重装饰。富裕之家,男人戴金戒指,妇女头笼珠翠,发系金簪,耳垂金环,手串玉镯,逞财显势。一般人家,男人无所装饰,妇女多用金钗或银钗别发,若有戴银、拿锡者。解放后,男女以戴手表为时尚。

3.服饰。晚清时期,粗蓝土布盛行,民间都是便装,男女穿大襟衣、掩腰裤(女服要饰边,男服下饰边)。民国时稍有变化,农村妇女穿不饰边的大襟衣,男人改穿对襟衣。城镇公务人员、教师、学生穿中山装、青年装。商人穿袖长过掌的下港装。豪绅富户天热穿长衫,天冷穿皮袍。阔少穿西装。太太、小姐多穿旗袍、花裙。解放后,人民群众的衣饰日新月异。

六、端午习俗。

端午节,除赛龙舟、吃粽子等主要习俗外,民间还有不少习俗。有饮菖蒲酒的,有饮雄黄酒的。其中最为隆重的为赛龙舟。现存中国各地的数千种地方志中,共有227种地方志有龙舟竞渡的记载。龙船就是龙形和舟楫。

七、文化内涵。

临川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概念,以临川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现今抚州市十余县(区)的区域性文化。它生成于秦汉,兴盛于两宋,延绵于明清,影响于当今。它是炎黄文化壮丽宝库中的一块熠熠生辉的瑰宝,是华夏文化百花园中一枝鲜艳夺目的奇葩。

1.才子辈出,俊采星驰。

自古以来,临川才子之多。乐安流坑,子男双封爵,文武两状元,参政代天子,师保五六人。一门十进士,两朝四尚书,进士五十二,知县四十多。乡举百六余,会解监元群,乡贤祀十二,秀才如繁星。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宋而清,仅临川(抚州)进士及第者2000余人,涌现了举世瞩目的才子群体。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晏几道、陆象山、乐史、饶节、谢逸、谢过、李觏、吴澄、纪大奎、李瑞清、谭纶、陈自明、危素、蔡上翔、吴与弼、罗汝芳、陈彭年、危亦林、邓茂七、徐奋鹏、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黄爵兹、欧阳竟无等等,就是临川(抚州)古代才子群体中的佼佼者。 

江南四才子,陈、罗和章、艾。“江西诗派”前期25人,临川有谢逸、谢过、汪革和被陆游称为“诗僧第一”的尧节。全国两宋词人867人,江西为153人,而抚州就占44人。特别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伟大改革家王安石、文章大家曾巩、南宋心学大师陆九渊、明代剧坛伟人汤显祖等,不仅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而且赢得了世界性的崇高声誉。

2.思想深邃,变革图新。

优秀的才子群体,必然产生一流的思想家、哲学家。以李觏、王安石、陆象山、吴澄、吴与弼、罗汝芳等哲人为代表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文化进入强化期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王安石的“荆公新学”和“熙宁变法”,达到他所处时代思想理论和政治实践所能达到的高峰。

3.文化昌盛,戏艺繁荣。

“文献之邦”是一大特色。据资料载,列入《四库全书》存目的论著,抚州籍人氏著述就有近800卷之多。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词与唐诗、元曲争奇斗艳。宋初的词坛,主要是江西人氏占据。据唐圭璋先生《宋词四考》,两宋时期全国有词人867人,江西占153人,其中抚州籍词人42人,成为江西词人的主体。特别是北宋词人晏殊,辞笔清丽,气度闲雅。

傩舞是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其中又以南丰傩为最古老、最系统、最完整,至今袭而不衰,蜚声中外。戏剧巨人汤显祖的代表作“临川四梦”,即《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标志着我国明代传奇戏剧发展的新高峰。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于晋成帝咸康元年至六年在临川任内史,三十余岁,临池学书,为他的书法成就奠定了基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六十三岁在临川任刺史,写《麻姑山仙坛记》,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从而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临川籍人氏曾行、赵崇番、陈景元、虞集、李瑞青等都是书法艺术大家。

4.禅佛鼎盛,光照异国他乡。

佛教传入中国,隋唐最盛,之后开始有了佛教宗派,禅宗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禅客众多,禅学兴隆,后又分成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个流派。其中又以曹洞宗影响最大,声誉最高,在佛教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南城的麻姑山,是江南名山,唐时皇帝为之立庙,于是道士争相讲道,麻姑山成为江南一带道教圣地。此外,金山寺、疏山寺、天主教堂、龙凤岩、正觉寺等,都是抚州宗教文化比较集中的名山胜寺。

5.科学、技术发明,经济、文化交融。

抚州不仅是才子之乡,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突出贡献,特别是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冶炼技术和印刷技术上,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宋代地理学家乐史,著有地理学巨著《太平寰宇记》200卷,堪称古代地理学巨臂,为研究我国历史地理要籍。著名地理学家朱思本,耗10年之功,绘成《舆地图》两卷,在制图史上是一个杰出的创造。

“盱江医学”在江西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仅宋、元、明、清四代,盱江流域各县有传略可考的医学家多达200余人,医学著作100余种,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的珍贵遗产。元代医学家危亦林,著有《世医效方》,其中关于麻醉药的使用,骨折复位的悬吊复位法,创世界最早纪录,各国沿袭至今。南丰白舍,金溪小陂,临川白浒三窑所产生的陶瓷,可以和景德镇陶瓷媲美,因而被载入《中国陶瓷史》。

6.革命诗章,悲怆壮烈。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南丰、宜黄、广昌、乐安、资溪、黎川等县也成为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等中央领导人都曾多次在这里领导和指挥武装革命斗争,建立苏维埃新生政权。

八、历史渊源。

历史悠久的临川文化凝聚着临川人民的创造才能与杰出智慧,也体现了临川人民独特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境内有著名的盱江。

临川、金溪、南城、南丰的陶瓷窑、造纸、印刷、纺织业都比较发达,南城、黎川有重要的盐路通福建。富庶的经济条件和安宁的政治环境,对处于北方战乱中的一些大家望族,逐渐产生了吸引力。一些任官临川的官吏,看到临川淳朴的民俗和较高的文明程度,纷纷落籍临川。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晏殊。

九、人文基础。

早在唐朝,王勃在他所写的传世名作《滕王阁序》中,就发出过“光照临川之笔”的由衷赞叹。至宋,又因科举连捷,流光溢彩,被著名学者董震誉为“人才之乡”,民间大众俗称为“才子之乡”。

宋代的科举制度,临川先后有129人考取监生,205人考取贡士,525人考取举人,446人考取进士。进士中,北宋138人,占32.58%;南宋308人,占67.42%。中榜人数之多,在江西各县名列前茅。尤其是嘉定十六年一次考取12人,宝庆二年一次考取18人,咸淳元年一次考取22名,占全国录取进士总数的4%、6%和7.33%。“儒林传为美谈,公卿耸观,朝野震动,盛称临川为人才之乡。”(董震《东发日钞》)

元代,临川比较著名的人物只有针灸名医席弘、法律专家张绍和地理学家朱思本。

明朝临川的人才迅速走出低谷,重新兴旺发达。先后有213人考取监生,364人录取贡士,302人乡试中举,166人进士及第。通过考试,先后有383人入仕,其中御史4人,巡抚总督1人,尚书侍郎8人,布政使3人,知府27人,知州21人,总兵、守将11人,担任同知、知县的,则多达136人。入仕人数有宋代130人的2.9倍。职官中,有中央的,有地方的;有文臣、有武将;有内政,有外交;有义士,有诤臣。

十、文化精神。

临川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出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这就是:勤勉务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突破陈规、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打开门户、兼容百家的开放精神;刚直不阿、清正廉洁的自律精神。

      临川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的最大特点是靠天吃饭,一日不耕,一日不食。在农耕文化熏陶下的临川人,形成了一种勤勉务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他们认为:只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才能生存下来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勤勉务实、自强不息的精神,既表现于平民百姓“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劳作中,又在“以诗书求闻达”的临川才子身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唐长泉搜集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